我有個老同事,炒股20多年,他本身是學經濟學的,又考了會計證,本身又擔任大BOSS,也不大,科級干部,我們倆關系很好,是曾經。
那時,我還沒買過股票。
他跟我說,炒股,無論炒多少年,最終算算,頂多是不賺不賠。
若是真有心理財,每個月發了工資,拿出一點買紙黃金,堅持個十年八年,比大部分人炒股都賺錢。
應該算是粗糙版的定投,畢竟沒有止盈。
只是攢錢而已。
我屬于“悟道”比較迅速的,2015年開戶,跟炒過漲停板,后來得出了一個結論:
股市投資第一前提是“去賭性”,于是我研究了定投理論。
做了一年虛擬盤,又跑了歷史數據,然后又實盤模擬了一年,下決心開干,2018年7月23日開始了今天的定投,馬上4年了。
賺多少錢不說,400萬是白得的。
因為,不用這種方式,不可能額外攢到400萬,我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攢的,反正定投需要源源不斷的往里放錢。
定投模式,我認可不?
認可。
只是覺得,太穩了,太慢了,就覺得沒啥意思。
我現在也不管了,交給同事負責了,每天的買賣以及統計工作,都由她來做,每天下班前發個圖表給我就行了。
因為加油,不小心認識了個白襯衣黑瑜伽褲,做量化交易的,其中她們持倉的一個標的就是中概互聯,他們有個超短線做T法,這個做T法模型非常簡單,簡單一點理解,就是高開0~2.5%做多,也就是競價時買入,加多少賣出呢?
0.003。
止損時間為9點35分。
也就是5分鐘的時間。
低開0~2.5%做空,等于先賣出后買回。
若是高開2.5%以上,則反向做,賭的是前一天的散戶止盈。
我一跑歷史數據,發現成功率非常高。
關鍵是止損及時……
每天都做。
我一做,接著就虧了2萬多塊錢,為什么?
止損的時候,不舍得,總覺得會下來,結果當天暴漲,追了高,次日又暴跌。
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我才把賬戶交給了同事,因為同事對這些不懂,那么她只會小心翼翼的按照規則操作。
同事去做時,我一做統計,發現,基本五五開。
等于沒有規律。
放棄了。
后來,我跟白襯衣專門通了個電話,探討了這個事,她表達的意思是我的“因子”太少,因子要多元化,溢價、K線、日經走勢(日本開盤早,代表亞洲走勢)……
我一看,媽呀,太繁瑣了。
算了。
因為這個事,我順便研究一下K線圖,
我過去從來不信這些,因為以前牛哥說過一句話,股價從現在開始,朝任何一個方向發展都是有可能的,而且事后又都符合技術指標,K線是過去的總結,是過去式。
股市不可預測。
我一研究不要緊,我發現了K線圖有個巨大的BUG,我本身有持倉,那么我可以做多又可以做空,等于我自己做自己的空,拿上證50舉例。
我發現若是5日線下穿60日線我做空,上穿60日線我做多,我一畫圖不要緊,發現竟然賺錢如此的簡單。股票K線圖上MACD和BBI指標的觀察使用,其實,K線圖還需要配合其他的一些指標。
我興奮的一晚上沒睡著。
原來,這么簡單?
一大早,我把小迷姐喊了起來,她是附近大學的老師,健身房認識的,教EXCEL的,我說自己的想法,讓她去跑EXCEL函數。
整整跑了一天,把歷史數據跑了一遍。
大行情,例如大漲大跌,例如今年大跌,這些都是可行的。
震蕩行情,會虧損。
到了晚上,我得出的結論是:基本五比五。
很是失落。
關鍵是,我還把自己的發現第一時間打電話通知了證券公司負責人,告訴她,我發現新大陸了。
我把松行長特意喊到了書店。
松行長說:你這連入門都不算,你要看看技術大神們的參數,頭都大了。我對他們的統一定義是:一群研究永動機的男人。
我秒懂……
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突然鉆入了牛角尖,回頭看看,覺得真是笑話,我最郁悶的是證券公司的負責人,是個美女姐姐,她對我印象很深,來我們書店打過卡,她一直都覺得懂懂是個很睿智的人,可是,我跟她分享我發明的永動機,她會不會從心底懷疑自己的判斷:我草,這個男人原來是個草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