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鼓吹新能源車的人,和前幾年鼓吹5G的差不多,都是用想象和政策規劃代替真實需求。
現實是什么呢?
現實就是新能源車終究是二等車,是一個高度依賴相關政策的產業。
如果網約車出租車和私家車牌照不限制汽油車,如果對新能源車財政補貼和新能源電站的財政補貼都取消,新能源車有多少真實市場需求呢?
我問問大家,如果沒有政策限制和財政補貼,你自己花錢買車是買新能源車(無獨立汽油發動機)還是汽油車(含有獨立汽油動力系統的混合能源車)?
大家自己想一想
此外,我對無人駕駛也是堅持潑冷水的。作為輔助駕駛技術,無人駕駛的確很有用。
但是無人駕駛技術在相當長時期內只能作為有人駕駛的輔助技術,主要是用于緩解疲勞增加駕駛安全。
至于無需人工介入的那種無人駕駛,可能幾代人都無法落地實用,無法形成產業。
我在縣城生活,無牌照限制,無補貼。
我說說縣城。
縣城電動車多嗎?
多。
但是,多是10萬元以下的。例如老年代步車,這兩年很流行的五菱。
用車成本的確低。
特斯拉多不多?
我們小區萊西翡翠城算是本地比較富有的小區,整個小區只有一輛特斯拉。
比亞迪呢?
有幾輛。
整體而言,超過20萬的預算,大家還是會選擇傳統的“大”品牌,例如寶馬、奔馳、大眾。
關于自動駕駛。
自動駕駛只有0或1。中間都只能叫輔助駕駛。
目前整個市場對電車不是很看好,這一點從二手市場就能看出來,電車保值率非常低……
那,我們思考兩個問題:
第一、比亞迪有沒有可能成為豪車品牌?
完全有可能。
我們這一代人,夠嗆。因為從我們接觸車起,比亞迪就是低端品牌的代名詞,先入為主了,但是我們的孩子從接觸比亞迪開始,就是國貨之光。
例如,我以前也不穿李寧,從“中國李寧”打入法國時裝周以后,我也開始穿李寧了,還買過不少限量版,我現在的球衣、球鞋都選李寧了。
我們的孩子,完全接納華為、比亞迪、李寧。
比亞迪,大概率會成為未來的豪華品牌!
第二、電車有沒有可能完全取代油車?
代步車領域,這個完全有可能,看兩輪車就行了,現在燃油摩托車幾乎全面被電動車取代了,但是,一些細分領域的車型,例如越野車、跑車,還會是燃油車的天下。這就如同我騎本田電摩融不進機車圈子是一回事。
從駕駛樂趣,欣賞“機械”之美的角度,我還是覺得要選燃油車,而且要選大排量,那種轟鳴聲是直通腎上腺的。
電車領域,理想是個奇葩,理想的老板是李想,我們是同齡人。
但是,他的定位非常好。
既可以加油,又可以充電,而且他是做汽車之家出身的,他太懂家庭用車需要了,中國人最需要的家用車就是漢蘭達,他做的其實就是電動版的漢蘭達。
那,若是問我:你會不會買電車?
我不會。
為什么?
因為,我喜新厭舊速度太快,電車貶值太快。